n132492

标签: 关税

马来西亚央行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,因贸易和关税不确定性

马来西亚央行周一表示,2025年该国经济预计将增长4%至4.8%,低于此前预测的4.5%至5.5%,并警告称,贸易和关税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全球增长。马来西亚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,预计今年总体通胀率平均将在1.5%至2.3%之间。该行表示...
美欧贸易协议如何影响美国整体进口,关税模拟器告诉你答案

美欧贸易协议如何影响美国整体进口,关税模拟器告诉你答案

汇通财经APP讯—关税模拟器显示,由于特朗普总统与欧盟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,全球对美国的出口急剧下降。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讨论后,特朗普当地时间周日(7月27日)宣布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。特朗普表示,该协议对包括...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 事情得从今年4月说起。这批大豆运抵中国港口时,
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 事情得从今年4月说起。这批大豆运抵中国港口时,
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事情得从今年4月说起。这批大豆运抵中国港口时,报关单上明明白白写着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产地证明。但海关工作人员一检测就发现不对劲: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5.5%,比阿根廷大豆平均水平高出1.5个百分点。更绝的是,开箱时居然发现内层麻袋上印着“USA”字样,连美国农业部的质检编号都没来得及抹掉。这哪是阿根廷大豆,分明是美国大豆穿了件“马甲”。为啥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造假?说白了,都是关税差价闹的。美国大豆因为贸易摩擦,关税被加到94%,一吨成本直接比阿根廷大豆贵出600多美元。可阿根廷大豆关税才3%,这中间的差价足够让人铤而走险。据路透社披露,这批大豆在阿根廷转了个手,每吨就能多赚400美元,难怪有人敢玩“狸猫换太子”的把戏。不过,他们低估了中国海关的技术手段。现在的检测早不是看看包装那么简单了。海关实验室里,稳定同位素分析能测出大豆生长地的地下水成分,土壤DNA比对能精准定位到具体州郡,甚至连豆子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群落都能用来判断产地。更厉害的是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,每批大豆从种植到装船的12项数据都实时上链,就算在阿根廷倒手十次八次,系统一查运输轨迹就露馅了。这一退运,可把美国农民和阿根廷出口商急坏了。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本就因为关税暴跌72%,现在又损失了30万吨订单,爱荷华州的豆农们看着仓库里积压的豆子直叹气。阿根廷这边更尴尬,2024年他们自产大豆450万吨,却对华出口了410万吨,缺口全靠进口美国大豆填补。这次东窗事发,不仅30万吨豆子砸在手里,连带着整个国家的农产品信誉都打了折扣。中国海关借着这事儿,把监管措施来了个全面升级。现在进口大豆不仅要查农药残留、麦角菌,连运输途中的温度监控数据都得提交。青岛港的货船通关时间从5天延长到20天,全船逐批检验让任何“洗白”操作都无处遁形。有个巴西贸易商就栽了跟头,他们的货船AIS信号显示在密西西比河停留过,20万吨“巴西大豆”直接被退运,连带着公司信用评级都降了级。这事儿说白了,就是中国在给全球贸易立规矩。过去美国仗着自己是大豆出口老大,总想着绕过关税壁垒,可现在中国用技术手段告诉他们:别想在我这儿玩猫腻。就像2025年韩国企业转卖稀土被光谱分析识破一样,现在的中国海关就像戴着显微镜验货,任何小动作都逃不过。对阿根廷来说,这事儿也是个教训。他们一边跟中国签着410万吨的出口合同,一边偷偷进口美国大豆充数,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现在阿根廷农业部已经和出口商协会联手,打算建立更严格的原产地认证系统,甚至考虑给每批大豆配上“电子身份证”,把种植、收割、运输的每个环节都拍下来存证。这场大豆风波背后,其实是全球贸易格局的微妙变化。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比例从2024年的21%降到不足10%,转头和巴西签了240万吨的大单,连人民币结算比例都提到了50%。美国农民看着巴西港口一艘艘装满大豆的货轮,估计得琢磨琢磨:是继续跟着打关税战,还是老老实实找条新出路?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近日,中国海关在青岛港查验一批标注为阿根廷的大豆
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近日,中国海关在青岛港查验一批标注为阿根廷的大豆

中国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近日,中国海关在青岛港查验一批标注为阿根廷的大豆时,竟在麻袋内层仍然使用着美国的原装麻袋,清晰的写着“USA”字样。铁证如山之下,30万吨伪装成阿根廷货的美国大豆被全数退回,直接给那些试图钻空子的贸易商上了一堂“科技反制”课。这事儿得从关税问题说起,2025年3月,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加征145%的超高额关税后,咱们反手就对美国大豆祭出了10%的关税大棒。这一加不要紧,美国大豆到岸价直接涨到每吨4076元,比巴西货贵出600多块,彻底成了市场上的“高价滞销货”。可美国贸易商哪儿能甘心啊?他们盯上了阿根廷这个“中转站”——要知道,阿根廷和中国有自贸协定,大豆关税只有3%,这差价算下来,每吨能省280块呢!30万吨大豆就是8400万的真金白银!于是,美国大豆先坐船到阿根廷港口,换个包装、改个标签,摇身一变就成了“阿根廷原产”。这招在国际贸易里叫“洗产地”,可没想到这次碰到了硬茬子。中国海关的检测手段,可以说是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厉害。就说近红外光谱仪吧,往大豆堆里一扫,蛋白质含量立马现形——美国中西部大豆蛋白质普遍在35.1%以上,而南美大豆大多在34%以下。而这批被退回的大豆测出35.5%的蛋白质含量,直接触发了警报系统。更绝的是区块链溯源平台,货轮从哪儿出发、在哪儿停留过72小时,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次出事的货轮,轨迹显示它在密西西比河港口停过,而正常阿根廷大豆运输路线根本不会经过美国中西部。开箱查验时更搞笑,麻袋内层还印着美国生产编码,简直是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!为了给美国人一个教训,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,这笔大豆就这么被原封不动的退了回去。其实这种操作不是第一次了,2025年3月,一艘从巴西出发的货轮就被查出20万吨“巴西大豆”实为美国产,同样是因为蛋白质含量超标和轨迹异常;更早的时候,加拿大油菜籽也因为质量问题被中国大批退回,甚至有企业直接被吊销资质。这些案例都在提醒国际商人:中国市场的门不是那么好进的,耍小聪明早晚得栽跟头。阿根廷这次也算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2024年他们对华大豆出口暴增110%,尝到甜头后就想通过“转手贸易”赚快钱。可他们忘了,中国海关早就升级了“随机抽查+全球港口监控”的双重机制,通关时间从5天延长到20天以上,检查员由系统随机指派,连贿赂的空子都不给留。更要命的是,中国和巴西、阿根廷共建的区块链平台,把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12项数据都实时上传,连土壤成分都能精准识别。这种“数字身份证”让任何伪装都无处遁形。对美国豆农来说,这事儿更是雪上加霜。2024年他们对华出口大豆2214万吨,占比跌到21.1%,而巴西以71.1%的份额成了绝对主力。为了处理滞销大豆,美国农场主甚至把豆子免费送给难民,可即便这样,库存还是堆成了山。而这次30万吨大豆被退回,相当于给本就脆弱的美国大豆产业又捅了一刀。艾奥瓦州豆农协会主席就曾直言,他们成了“政治博弈的牺牲品”。从长远来看,中国在大豆进口上早就留了后手。2024年咱们进口美国大豆比高峰期减少1000多万吨,巴西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成了主要来源。不仅如此,中国还在和俄罗斯、中亚国家谈油脂油料进口,一旦谈成,就算和美国彻底脱钩也不怕。这次事件后,估计会有更多中国企业转向巴西采购,毕竟人家单产更高、运输周期更短,性价比完胜。至于美国,就算有勇气换包装、转港口、应对查验,每吨至少得多花150元,再加上关税损失,彻底没了价格竞争力。有贸易商算过账,就算成功蒙混过关,利润也被压缩到只剩可怜的3%,还不如老实实做正当生意。这场“大豆风波”说白了,就是一场技术与利益的博弈。中国用科技手段堵住了漏洞,用市场规则给那些想钻空子的人上了一课。正如海关人员说的:在咱们这儿,每一粒豆子都得清清白白,想玩猫腻?门儿都没有!

美欧达成贸易协议 美将对欧征收15%关税

[相关阅读]欧盟“割肉”避战:接受15%关税、追加6000亿对美投资 尚有三大关键领域待定美欧关税协议细节仍未最终落锤 特朗普宣布美欧达成贸易协议:15%关税+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中新网7月28日电据路透社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...
#欧美关税#特朗普突然宣布!7月2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与欧盟达成

#欧美关税#特朗普突然宣布!7月2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与欧盟达成

#欧美关税#特朗普突然宣布!7月2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与欧盟达成15%的关税协议,声称欧盟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,并购买1500亿美元能源和军事装备。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称此举带来“市场稳定”,但背后是美欧贸易战的极限拉扯——此前特朗普威胁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30%关税,而欧盟准备了930亿欧元的报复清单,剑指波音飞机和波本威士忌。这场“15%的妥协”实则是双输局面的暂时止血:欧盟汽车关税从27.5%降至15%看似胜利,却被迫吞下美国钢铝50%关税的苦果。更讽刺的是,15%税率本质是现有4.8%基础关税与10%附加税的“打包价”,欧盟自欺欺人称为“维持现状”。协议暴露了欧盟的软弱——德国从强硬反制到迅速倒戈,法国鼓吹的“反胁迫工具”沦为摆设。而特朗普用“关税大棒”收割了欧洲真金白银的订单,却埋下全球贸易割裂的雷:中国电动车恐面临欧盟15%关税+碳关税的双重压力,墨西哥、越南等第三方将成供应链博弈新棋子。这场交易没有赢家,只有被迫吞下毒苹果的欧洲,和举着下一根大棒的特朗普。
美对欧盟下“关税通牒”协议够好才能免战

美对欧盟下“关税通牒”协议够好才能免战

当地时间7月27日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。卢特尼克表示,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谈判的目标是让欧盟为美国出口开放市场,欧洲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,也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。...
美对欧盟下“关税通牒”协议够好才能免战

美对欧盟下“关税通牒”协议够好才能免战

当地时间7月27日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。卢特尼克表示,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谈判的目标是让欧盟为美国出口开放市场,欧洲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,也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。...
随着特朗普率先发起“美国优先”的全球关税战,不少美国的盟友和地区小国,正在试

随着特朗普率先发起“美国优先”的全球关税战,不少美国的盟友和地区小国,正在试

随着特朗普率先发起“美国优先”的全球关税战,不少美国的盟友和地区小国,正在试图用反华行动来争取美国的“网开一面”。他们的“一致联合”,到底会给中国带来多大影响?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他们?这种联合其实不牢靠,各国都...
美联储不傻,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,就是坚持不降息,硬挺到七月份,说白了,就是

美联储不傻,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,就是坚持不降息,硬挺到七月份,说白了,就是

美联储不傻,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,就是坚持不降息,硬挺到七月份,说白了,就是在等中国先撑不住。截至2025年6月,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.2万亿美元,每年利息支出高达1.5万亿美元,相当于美国军费的1.2倍。按常理,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本应迫使美联储降息以减轻压力,但现实却是美联储连续三次维持利率在4.25%-4.5%区间,甚至暗示可能推迟降息。这种反常行为的背后,是美国试图通过高利率制造全球资本回流,进而迫使中国等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动荡,最终在关键问题上让步。美联储的算盘打得很精,历史上每次加息,拉美、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都会被割韭菜。上世纪80年代美联储暴力加息到20%,直接把拉美国家推进“失去的十年”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,美联储13个月内七次加息,导致泰铢崩盘,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60%。这些套路屡试不爽,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把危机转嫁给别国,自己却能全身而退。可这次情况不一样了,中国没像过去那些国家一样倒下。中国央行早早筑起防火墙,资本管制让热钱进得来出不去,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稳稳托住汇率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经济结构变了。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.4%,装备制造业、新能源车出口暴增28%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贸易占比超过50%,根本不怕美国单方面施压。美联储不降息还有更深层的考量,维护美元霸权比什么都重要。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的90%,一旦降息导致美元贬值,国际投资者可能抛售美债,动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。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,美联储不会急于调整利率,就是要向市场传递“美元依然坚挺”的信号。通胀压力也是个大问题,尽管美国核心通胀从高位回落,但仍顽固地徘徊在2%以上。新一届政府加征关税的举措,从钢铁到日用品,成本层层传导到终端市场,可能再次推高物价。美联储担心现在降息会释放错误信号,让通胀反弹失控。然而,美国自己也不好过。2025年一季度GDP萎缩0.3%,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70多年来的谷底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而让进口商疯狂囤货,贸易逆差飙升到1620亿美元,拖累经济增长。更要命的是,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2024财年利息就占联邦支出的14%,相当于每5美元财政支出就有1美元用来还债,根本没钱搞基建和民生。这场博弈的关键,或许就看谁能在这场耐力赛中笑到最后。中国有实体经济做支撑,新能源车、光伏这些“新三样”出口增长28%,内需市场稳步回暖。而美国靠借债维持的繁荣越来越脆弱,一旦资本回流速度放缓,高企的利率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美联储的坚持不降息,本质上是一场豪赌。美国试图通过高利率制造全球动荡,迫使中国在贸易、科技等领域让步。然而,中国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、有效的资本管制和强劲的经济韧性,成功抵御了冲击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科技突围,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。当美国国债利息吞噬财政、关税推高通胀、美元霸权加速衰落时,中国却在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优势,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。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,或许不是中国撑不住,而是美国的策略彻底失效。